来源:中国兔业协会
发展兔产业建造标准化肉兔养殖园区
走进养殖园区,蓝色彩钢屋顶、白色隔热板层兔舍排排并列,里面干净整洁、没有异味。
“兔舍安装水帘式降温系统,能很好地调节温度,达到最适宜兔子生长的温度值。”养殖园区负责人杨威告诉记者,“兔舍还采用感应喷淋消毒系统,能起到很好的消毒防疫作用。”
走进兔舍,一排排设计独特的兔笼映入眼帘。兔笼用光洁的磁砖砌成,每个兔笼前壁安放着食槽、草架和自动饮水器,能做到不开门就能喂草、喂食和给水。兔笼下方有向后壁倾斜的承粪板,可使粪尿经板面直接流入粪沟。
兔笼里的兔子活蹦乱跳,惹人喜爱。“居住”在这里的兔子享受着高规格的待遇。“接下来,兔舍将安装背景音乐系统和全方位的监控系统,将来,这里的兔子既能吃着配方营养饲料,又能听着轻音乐。”杨威自豪地说。
园区内,干粪堆码池、污水处理池、沼气池等可持续环保配套系统已陆续完工。“畜禽产生的粪尿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。”市中区畜牧食品局副局长薛冰告诉记者,标准化肉兔养殖园区建成后,兔子的粪尿及污水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,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场内生产和周边农民生活供能,沼液用作农作物的有机肥,形成“兔—沼—农作物”的生态循环链,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。
“民办公助”助农走上致富路
市中区是全省首批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,是兔产品产销大县。2013年,市中区畜牧食品局把当年争取到的现代农业发展项目——兔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,布局在花台村以及同乡的桥咡店村、三峡村3个村,集中投入资金,助推该区兔产业发展。
“实施过程中,主要是建设一个标准化肉兔养殖园区,并支持3个养兔专业大户发展。养殖园区采取‘集中联建’的形式建设,全部为新建,其余3户大户为改扩建。”薛冰介绍说。
该项目总投资229.09万元,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00万元,农户自筹129.09万元,用“民办公助”的方式推行实施。对竣工的圈舍工程,由农户申请,经市级财政和畜牧等部门验收合格后,兑现补助资金。
“按照适度规模、统一品种、统一防疫、统一饲料、统一农户培训、统一管理、统一品牌、统一销售,分户饲养、人畜分离的原则进行项目建设。”薛冰说,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侧重于标准化圈舍建设、良种引进、设施设备购置和技术培训等重要环节。
经过近一年的建设,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,预计今年4月底可全面完工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出栏优质肉兔12.58万只,新增产值502.8万元,新增纯利润12.57万元,户均年可获纯利5.04万元,人均增收1.26万元,经济效益十分显著。
与此同时,通过该项目的实施,可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标准化兔业养殖,加快该区兔产业发展步伐。